107.12.14 阿嬤家-和平女性人權館 有伴‧有力‧讓愛繼續 感恩茶會

IMG_7675-1

感謝由 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所附設並扶持 阿嬤家─和平女性人權館的邀約,讓本公益信託榮幸得以參與《有伴‧有力‧讓愛繼續 感恩茶會》,與其一同進入歷史時空追朔之旅《尋找安妮 看見自己~「安妮與阿嬤相遇」特展》,透過展覽介紹還原歷史真相,帶領大家認識在二次世界大戰這場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中,對位處世界的兩端各自所遭受到的人權侵襲和屠殺所帶來的悲慟,並從深刻的歷史痕跡及傷害中學習並記取教訓。

下段引用特展官網介紹:

二次大戰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歐洲戰場的猶太大屠殺與太平洋戰區的日軍「慰安婦」性暴力,是人類生命最慘烈的傷痕。所幸,在最晦暗的時刻,仍見希望的微光護衛當代人權,其中《安妮日記》就是熠熠不滅的光。

身為猶太人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1929-1945),一家人為躲避納粹的迫害而藏身荷蘭一處閣樓密室。十三歲的安妮以日記寫下不可思議的躲藏生活實境、少女成長的喜怒哀樂與青澀愛情,以及思考戰爭、歧視與女性命運等議題。《安妮日記》是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見證,更是帶給世人在戰亂恐懼中保持信念與追求和平的亮光。

與安妮同時代,在地球另一端的戰場上有著遭受日軍性暴力的「慰安婦」年輕女子,如今我們口中的「阿嬤」;戰後,她們又因社會歧視,將自己禁錮在傷痛的黑暗記憶裡。五十年過後,年老的她們終能道出傷痕,證實戰爭的性奴役,並積極爭取女性人權,激勵全球的性別暴力受害者。

「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由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與荷蘭「安妮之家博物館」合作,經瑞士安妮法蘭克基金會授權,首次將安妮的故事、安妮日記及密室意象帶到台灣展出。從阿嬤家走進展示的密室與日記文字,看見熱情又敏銳的安妮,困頓中仍不忘求知、反省並保有幽默與夢想。

此展,我們將思索,安妮與阿嬤的慘遇如何不再發生?當年的受害者、加害者、旁觀者可有其他的選擇?更重要的,在面臨現今全球與台灣社會中的偏見、歧視等傷害發生時,妳/你,將選擇站在哪裡?

安致勤資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為表示支持與恭喜開展順利,特將與善心公益夥伴一同集資認購之雕塑藝術品《舞動》轉贈予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此雕塑作品是購自於為協助 埔基基督教醫院之長照教學中心籌募偏鄉醫療長期照護事工基金,以及其相關醫療設備耗材等所需資金之義賣展中所購得。

【花絮照片】

【現場豎琴演奏】

曲目:淚光閃閃

曲目:甲你攬牢牢

曲目:女人花

【相關消息】

聯合影音網:影/「豎琴獵人」李哲音完成100場偏鄉義演 向父親致敬

【近期最新活動更新】108.09.16 更新

S__14671877

於2019.09.08 所推出的 《多女子時代公益募款音樂會》為 婦女救援基金會與本公益信託因此專案之公益茶會一同愛心激盪所衍伸出的慈善募款音樂會,目的為更多社會中需要幫助女性、目睹兒、性別暴力等相關救援與協助的議題發聲和募款。

※更多詳細資訊將後續更新相關專題。